教育论坛

  • 中外职业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熊伶;

    文章从职业道德的含义、实施途径、教学形式、课程内容四个方面对中外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比较,提出要改进我国的职业道德教育,除了继承优良的传统外,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当为目前应施之策。以案例教学形式强化行业特征,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职业道德教育并不仅仅是价值观的培养,还包括职业道德推理能力的培养。

    2008年10期 No.150 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67 ]
  • 公正公平:高考制度的本质意义——对30年高考制度恢复重建与改革创新的初步认识

    余国源;胡坤华;

    我国高考制度恢复重建与改革创新,具有多方面意义,而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则是其最本质的意义。高考制度促进了人才选拔的公平、促进了出生地位的公平、促进了户口身份的公平、促进了社会群体的公平、促进了公共信息的公平、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公平。研究高考制度恢复重建与改革创新,对促进教育公正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10期 No.150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0 ]
  • 解释学视野下的“理解”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廖青;

    "理解"是解释学的核心概念。在解释学诞生之初,"理解"主要是指对文本原意的解读,这种对"理解"的认识要求人们追求知识的客观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公认的普遍性知识的学习。但随着解释学的发展,"理解"不再被看作是一种认知方式,而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这种对"理解"内涵的深刻揭示其实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不断凸现。反映在教学上,就是要求人们看到不同理解者所具有的独特视野,通过达到理解双方的"视界融合"来生成新的意义。

    2008年10期 No.150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9 ]
  •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新论

    杨永华;

    教育者是教育产品的供给者,教育对象是教育产品的需要者。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供给和需要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自觉性、微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2008年10期 No.150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7 ]
  • 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出口贸易发展现状与走势

    刘杨;

    对1996年至2005年这十年期间,我国国内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出口贸易发展规模、出口对象、出口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出口存在来华留学生规模较小且洲别国别狭窄、出口学科产品结构单一、容易受到经济和国内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应该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环境,完善外国留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特色专业的发展,令学科课程设置国际化。

    2008年10期 No.150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1 ]
  • 英语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以江西省赣南地区为例

    梁松林;袁平;

    对江西省赣南地区多所农村中小学英语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英语远程资源应用存在年级差异、教师个体差异;资源使用形式以自创、整合为主,多使用图片、文本形式;远程资源应用面不广,应用水平不高。远程教育资源在农村中小学能否充分、深入应用从根本上取决于资源开发方、资源应用方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2008年10期 No.150 17-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近年国内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研究的评述

    康园园;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我国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于推动数学教育改革和培养学生能力很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综合近五年国内小学数学应用题研究的进展,从应用题问题解决的内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通过元认知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对国内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对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2008年10期 No.15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00 ]

课程改革

  • 浅谈在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程

    邢颖;

    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和学术体系。在中小学开设"国学"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理解能力,有利于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要注意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制、教学方式与手段的多样化与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2008年10期 No.150 24-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8 ]
  • “超写作”作文理念及其实践

    魏小娜;

    超写作具有写作主体的开放性、写作过程的非连续和非线性、写作状态的交互性等特点,蕴含着动态生成的文本观、参与式消费的互动创作观、自由平等的主体观等作文理念,对作文教学很有启发意义。实践中可以通过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增设"预定读者"、开展集体写作、改革作文评价等策略实现超写作作文理念。同时也要客观评价超写作作文理念,正确处理与传统作文教学的关系。

    2008年10期 No.150 27-2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8 ]
  • 高职高专院校“环境保护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探析

    闫生荣;张光生;杨春和;花海蓉;汪立军;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难易度适合采用双语教学,且采用双语教学后能够促进后续课程的学习。教材选用应根据学校课程教学大纲及学生认知水平增删、整合外文原版教材,既保留原版教材语言的"原汁原味"及多角度发散思维视野,又使其编排体系逻辑性强、条理清晰,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并在双语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评价机制采取"以学定教"的策略,建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教"评价体系而不是"教学"评价体系。

    2008年10期 No.150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王晓静;平瑛;

    国际结算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涉外性,文章针对"国际结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和启发式教学,实践教学中加强案例教学和学生综合制单审单能力的培养,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与使用。

    2008年10期 No.150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8 ]
  • “社交礼仪”课程情境式教学初探

    程维薇;

    "社交礼仪"是近年高校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针对这门课程知识容易理解,且操作性、实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可采用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情境式教学模式,具体可从多媒体、角色扮演、模拟演示三方面创设情境。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其独特的优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008年10期 No.150 35-3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2 ]
  • 对“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陈欣;

    "英语教学法"是为指导英语教育方向学生的教学实践而设置的一门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该课程在教学方法及课程安排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明确"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新思路,重视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学习,重视在教学理论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教学观念。

    2008年10期 No.150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7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54 ]

高等教育研究

  • 大学人文精神构建探析

    曾凡浏;

    人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大学应在构建人文社会中发挥其建设性作用。只有重新审视大学的社会职责、重新界定大学的社会使命、重新构建大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大学在深化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其适当的角色,担负起应尽的使命。

    2008年10期 No.150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9 ]
  • 发挥科研龙头作用,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实习基地

    于兵川;吴洪特;

    文章阐述了在产学研一体化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科研的龙头作用,分析了科研、生产和实习教学的内在联系,确立了以科研促进企业生产,企业生产为学生提供实习条件,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融合于科研过程的建设思路,实现理论、科研和生产实际三者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知热情和创新意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并将实习演化为科研过程的一个阶段和内容,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得到好处,提高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和企业双向互动、互补互利。

    2008年10期 No.150 42-4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2 ]
  • 对高校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实效性的反思

    尹芳;

    作为当前师范生技能素养培训的一种重要方式,微格教学训练应加强微格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微格教学方案的设计,强化学生的角色扮演意识,突出微格教学训练方式的多样化,加强微格教学反馈评价等,从而提高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的实效性。

    2008年10期 No.150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1 ]
  • 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分析

    谢沣;谢爽;

    当前,大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现实要求学生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提高水平,构建教育、管理、服务相统一的专业体系。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政治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2008年10期 No.150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49 ]
  • 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探讨

    寇晓燕;唐继琼;

    法律意识的核心就是法律信仰、法律精神。对"法律基础"课进行教学改革是高校对在校生法律意识教育和培养的主要途径,法制德育课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获取丰富的法律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法律意识,树立法律精神,坚定法律信仰。

    2008年10期 No.15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9 ]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尹山鹰;曾尼;

    大学英语教学通过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的调整和改革,逐步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刻变革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及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

    2008年10期 No.150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95 ]
  • 媒介责任教育初探

    王珏;

    媒介责任是一个内涵甚广且相当复杂的概念,是对作为整体的媒介对国家、民族、历史、人文应担负怎样的责任的系统探索。对媒介责任的探索,则是将媒介这一复杂变动的社会有机体,与诸多社会历史伦理道德重要因素进行价值碰撞的多元思考,这种思考也是培养大学新闻专业学生系统整体的媒介宏观意识的第一步。目前我国传媒表达中常出现孤立性、没有历史观、偏重感性缺乏社会背景的现象。在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媒介责任教育缺失,对比美国大学展开的媒介伦理研究,我国大学新闻专业教育应系统引入媒介责任教育内容。

    2008年10期 No.150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6 ]
  • 利用网络环境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朱然;

    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对新时期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探求。利用好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和特点,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锻炼学生探究知识,使其学会合作交流和健康上网,从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其综合素质。

    2008年10期 No.150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0 ]
  • “宜家”人本思想对青年工作的启示

    周小骥;

    宜家(IKEA)"以人为本,一切以满足人的本性和需求出发"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法宝,它崇尚不断创新,提倡服务至上、参与式购物、换位思考、注重简约和细节、逆向思维等理念,对于新世纪的青年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2008年10期 No.150 60-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高校学科教学

  • 基于QQ网络平台的外语写作在线同伴反馈

    陈素琴;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外语写作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网络环境下在线评价反馈模式成为一种新型的写作反馈模式。文章探讨了基于QQ网络平台的群聊在大学英语写作在线同伴反馈中的作用,QQ群聊相对于其他在线交流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且可操作性强。学生间或师生间可以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反馈交流。研究结果发现,QQ群聊的在线同伴反馈解决了面对面同伴反馈中存在的学生分组、焦虑、反馈时只注重语言形式等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和写作能力。

    2008年10期 No.150 62-6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50 ]
  • 自由写作提高写作流利性的研究

    程春梅;

    在输出假设和社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实验要求受试者在每个星期至少进行两次自由写作练习,每次写完之后要数一下写出的单词数目,敦促学生提高写作速度。实验时间为四个星期。实验结果证实了输出假设以及社会文化理论的"思维语言化"促进思维发展的假说。数据表明,学生对这种训练方式认同程度很高,通过自由写作训练,学生增强了写作兴趣、写作的速度意识,有助于其提高写作流利性,并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2008年10期 No.15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6 ]
  • 团队探究式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朱音尔;盛盈;

    结合团队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特点,文章提出"基于项目"的团队探究式学习模式,并将其运用于英语阅读与写作课堂,进行为期6个月的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本研究采取的新模式表示肯定,认为在团队中以探究的方式学习,他们能更熟练地掌握探究式和发现式学习策略,增强学习自主性,提高教学效果。

    2008年10期 No.150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8 ]
  • 谈中文歌曲在海外汉语课堂中的运用

    李蜜蜜;夏宇;

    歌曲辅助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外语习得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海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完型填空、歌词排序、英汉词语配对、写歌评等多种歌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发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在选择歌曲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兴趣爱好和歌曲的主题、内容、旋律、演唱等因素以充分发挥歌曲的积极作用。

    2008年10期 No.150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90 ]
  •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阅读题解题十策

    李萍;

    阅读题是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检测考生的阅读技能运用,尤其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阅读分项技能从阅读语境中准确获取和推导语篇言语意义的能力。文章提出英语专业四级阅读题十大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准确巧妙解题,以最佳的状态体现自身的英语阅读技能与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2008年10期 No.150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0 ]
  • 大学英语新四级听力题型分析及应试策略

    杨茜;

    200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进行了全面改革,改革后的试题在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听力部分变化最大。文章深入分析改革后的听力题型变化,针对每种题型提出应试策略,旨在提高考生的听力应试能力。

    2008年10期 No.150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2 ]
  • 英语文化教育中的母语文化教学

    阳勇;何学静;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英语教学在重视跨文化交际的同时,不能单方面重视外国文化而主张学生忽视中国文化去迎合西方文化的需要,而应该在注重目的语文化教学的同时兼顾母语文化。

    2008年10期 No.150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6 ]
  • 对二语言语行为习得的思考

    舒清云;秦恺;

    在二语言语行为的研究中,有无必要习得、能否习得、如何习得二语的言语行为是研究重点。通过梳理二语语言水平与二语言语行为的关系、二语学习者是否能达到操母语者言语行为水平、言语行为能否教学等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提高二语言语行为能力应与提高二语言语能力一起进行;显性的言语行为教学是有效的,也是言语行为习得的途径之一。

    2008年10期 No.150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7 ]
  • 在高师“钢琴”教学中应重视美育心理学的应用

    谈音;

    文章通过对艺术教育过程中的审美因素、艺术教育过程与审美心理过程的对应对接关系以及艺术教育过程的审美化设计技巧等三方面的论述,强调在高师"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美育心理学的学习与应用。

    2008年10期 No.150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 开发与国外接轨的护理教学计划的几点思考——国内护理学专业与荷兰汉斯大学护理学专业教学计划比较分析

    尤康;王道富;

    开发与国外接轨的护理教学计划是我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护理人才的需要。文章对荷兰汉斯大学护理教学计划与我国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培养目标方面差异不大,但在基本要求、专业特色、课程结构以及实践训练方面有一定差异。护理教育要与国际接轨,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的护理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打破学科界限,改变目前的课程体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2008年10期 No.150 90-9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9 ]
  • “基础护理学”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曹晓容;庄红;

    针对"基础护理学"多媒体教学效果,对300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反映为:多媒体教学讲解速度影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讲授方式和课件设计过于复杂,影响学习的注意力;多媒体制作主要存在文字不精炼,动画、图片或视频太少,以及单调、呆板、沉闷的问题;多媒体教学优势发挥不好、教师主导作用不够、课件容量与质量关系处理不好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不足。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

    2008年10期 No.150 93-9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3 ]
  • 教材处理方法谈

    戴优强;

    教材处理要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弱点,明确教学中每一章、每一节、每一堂课的目的和要求;要权衡轻重得失,有取有舍,适当增删;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浅宽窄,在深与浅、宽和窄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教学顺序要考虑学生易学。

    2008年10期 No.150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8 ]

中学文科教学

  • 浅谈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汪红平;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要切中要害,启迪思维;要捕捉信息,开拓思维;要选择最佳突破口,把握时机;要把握难易度,明确对象;要富有民主性,面向全体学生。

    2008年10期 No.150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9 ]

小幼教育研究

  • 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教师提问类型和形式

    庄爱平;

    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探索的具体情况,选择问题的类型,运用提问的形式。常见的问题类型主要有:巩固性问题、理解性问题、探索性问题、比较性问题、发散性问题和应用性问题。常见的提问形式有:直问、曲问、顺问、逆问、插问、追问、设问和反问。

    2008年10期 No.150 100-10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62 ]
  • 在园幼儿行为管理的依据、成因和策略

    许琼华;

    行为是观察幼儿的一个"窗口",通过行为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从这个角度看,对幼儿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其行为的管理上。文章在分析幼儿行为管理的依据后,探讨幼儿行为问题的成因,提出幼儿行为管理应采用先入为主的预防策略、行为强化的控制策略和行为矫正的转变策略。

    2008年10期 No.150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 职业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与方法探讨

    王羲;

    由于职业教育年限较短,技能实训任务较重,开设系统的人文课程存在一定困难。职业院校可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塑造学生人文精神;开设美育讲座,让学生感受人文魅力。

    2008年10期 No.150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 对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

    孙昌龙;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内涵转型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成了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管理中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作用,加强督导员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督导,保证督导结果的公正,做好督导信息反馈,以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008年10期 No.150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学人论坛

  • 民族地区政府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对策研究

    康杰;

    在民族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政府不直接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但需要整合全社会资源,发挥推动、引导和评价作用,为民族地区企业实施信息化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此,政府应以政务信息化拉动企业信息化;整合社会资源,有效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少数民族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2008年10期 No.150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1 ]
  • 玄学奇喻与新批评文学有机整体观

    邵朝杨;

    新批评借助隐喻的特殊形式——玄学奇喻,阐述文学有机整体观的主要内容,挖掘玄学奇喻所包含的智性和结构层面上的意义,将多恩的诗歌视为文学作品有机整体结构的完美代表。玄学诗歌因奇喻在20世纪被重新发现,反映出历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对诗歌创作审美情趣和对传统态度的变化。

    2008年10期 No.15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卓文君故事原型的文学演绎和嬗变探析

    王玲;

    中国古代戏曲小说对卓文君故事中的"琴挑"与"私奔"两个情节进行了频繁的借鉴和模仿。在众多蹈袭中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由"琴挑"生发出"传简"、将"私奔"最终改成媒妁姻缘。这种模仿改造,一方面说明了卓文君故事中原型模式的深远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特定审美习惯以及文化心理对于文学创作的潜在规约。

    2008年10期 No.150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8 ]
  • 从语用前提对称看语用等效翻译

    杨永芳;

    文化差异常导致源语与目的语之间信息不对称,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者语用前提不对称。在很多情况下,语用前提涉及文化背景因素,因此文化背景因素处理是否得当就成为了语用前提是否对称的关键,进而影响源语和目的语信息对称程度。适当补充相关的语用前提,可使译文信息与原文信息达到高度对称。

    2008年10期 No.150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从译文异同反观文化差异

    李平;

    由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难题数不胜数,譬如针对同一文本《前赤壁赋》,不同文化背景的翻译者就分别翻译出了两篇译文,它们的异同无不受到两种文化背景的影响。译入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母语的把握相对于译出语译者而言确实具有其无法取代的优越性,但译出语译者的优势也不应当被忽略,更不应被全盘否定。

    2008年10期 No.150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